文化革命结束后,我考进师范学校,才知道七十年代前后,国际形势是多么的复杂,蒋介石借助美国想反攻大陆,经常用飞机轰炸大陆沿海边境,我们祖国处在前进的道路上是多么的艰辛。回忆那个时候,我在村子里的小学读书,墙壁到处写的标语口号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战时防空,平时防灾”等。
在六十年代末期,因为文化革命,我小学毕业就没有书读了。十四岁的我,因父亲早逝,家里三人,我成了顶梁柱,每天参加生产队劳动。初夏的一天中午,村里广播响起,通知大家下午不做工,集中村祠堂召开社员大会,公社领导有重要指示。当时的会议内容至今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就是“每家要深挖洞”,也是让我一生难以忘却的。为了预防敌人攻击备好战,保护好自己,政府要求每家利用村前村后山挖家庭防空洞,并在黑板上画图,指导大家洞口要挖小,洞內要挖得宽敞,如果发生战争,家人好躲避。
我家在村前,安排在村前山挖洞,我们这里山地多水田少,番薯可以说是一半的主粮。山体结构除了岩石,就是黄色胶泥,挖洞不会塌方。各家各户选了个位置,利用生产队做工之余,开始挖洞。我整整花了半个月,一掀一掀用小铁铣,铣下黄胶泥,又一畚箕一畚箕把黄胶泥搬出去,挖好洞,进口小,只能爬进去,用小石板移动做门,里面有一米高,一米多深,铺垫着稻草,足够3个人坐着。心里也老想着,敌人飞机来丟炸弹,我们一家三人也不怕了。
一次,上级干部来村里检查挖防空洞情况,一位领导拍拍我的肩膀,说挖得好。记得那年夏天,每天中午,我和母亲、弟弟都喜欢到洞里乘凉,洞里冬暖夏凉。那几年,我们伟大的祖国一天天强大起来,敌人也不敢来侵犯了。过去,每年生产队分的番薯近千斤,家家放在屋角,老鼠吃了许多,又烂了许多。敌人没有来,防空洞却成了我们广积粮储藏番薯的好地方。我叫木匠表叔在洞口安装上木架,装上小木门好上锁。
时光流逝,不安定的生活已经烟消云散。如今,我们的祖国强起来、富起来了,真正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的家乡坐落在美丽的天台赤城山、国清寺之间,那些防空洞的山早已被政府征收,改造成美丽的景区。回顾当年与深挖洞有关的历史,可以说,是上年纪的人,心中珍藏的一段抹不去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