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防知识 > 人防知识
常见地质灾害
时间:2011-08-11 09:33 来源:台州人防网
 

  崩 塌

  亦称山崩、岩崩、塌方等。指陡峭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发生崩落、滚动的现象或过程。根据崩塌岩石性质,分为岩崩、土崩。

  以一次崩落岩土体体积大小标度崩塌规模。分为4级:

  (1)小型崩塌:岩土崩落体积小于1×104立方米;

  (2)中型崩塌:岩土崩落体积为1×104-10×104立方米;

  (3)大型崩塌:岩土崩落体积为10×104-100×104立方米;

  (4)特大型崩塌:岩土崩落体积大于100×104立方米。

  地裂缝

  

  在一定地质自然环境下,由于自然的或人为的原因,地表岩土体开裂,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现象或过程,大部分地裂缝是由于地震、火山喷发、构造蠕变活动引起,部分地裂缝是由于崩塌、滑坡、地面沉降、岩土膨缩、黄土湿陷以及水的渗蚀、冻融等原因引起。地裂缝主要危害房屋与工程设施的安全。

  地裂缝划分为3个等级:

  ①小规模地裂缝:地裂缝累计长度100米,影响范围小于0.5平方千米;

  ②中等规模地裂缝:地裂缝累计长度100?1000米,影响范围0.5-5.0平方千米;

  ③大规模地裂缝:地裂缝累计长度大于1000米,影响范围大于5.0平方千米。

  地面塌陷

  是指地表岩体或土体受自然作用或人为活动影响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而造成灾害的现象或过程。引起地面塌陷的动力因素主要有地震、降雨以及地下开挖采空,大量抽水等。地面塌陷主要破坏房屋、铁路、公路、堤坝等工程设施。

  地面塌陷所形成的单个塌陷坑洞的规模不大,直径一般为数米至数十米,个别巨大者达百米左右。地震塌陷分为4个等级:①小型塌陷:塌陷坑洞1?3处,合计影响面积小于1平方千米;②中型塌陷:塌陷坑洞4?10处,合计影响面积1?5平方千米;③大型塌陷:塌陷坑洞11?20处,合计影响面积5?10平方千米;④特大型塌陷:塌陷坑洞超过20处,合计影响面积10平方千米以上。

  滑 坡

  是指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发生整体顺坡下滑的现象或过程。

  根据滑坡体体积,将滑坡分为4个等级:①小型滑坡:滑坡体积小于10×104立方米;②中型滑坡;滑坡体积为10×104-100×104立方米;③大型滑坡:滑坡体积为100×104-1000×104立方米;④特大型滑坡(巨型滑坡):滑坡体体积大于1000×104立方米。

  根据滑坡的滑动速度,将滑坡分为4类:①蠕动型滑坡,人们作凭肉眼难以看见其运动,只能通过仪器观测才能发现的滑坡;②慢速滑坡:每天滑动数厘米至数十厘米,人们凭肉眼可直接观察到滑坡的活动;③中速滑坡:每小时滑动数十厘米至数米的滑坡;④高速滑坡:每秒滑动数米至数十米的滑坡。

  滑坡基本成因

  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是斜坡体前有滑动空间,两侧有切割面。例如中国西南地区,特别是西南丘陵山区,最基本的地形地貌特征就是山体众多,山势陡峻,沟谷河流遍布于山体之中,与之相互切割,因而形成众多的具有足够滑动空间的斜坡体和切割面。广泛存在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滑坡灾害相当频繁。

  从斜坡的物质组成来看,具有松散土层、碎石土、风化壳和半成岩土层的斜坡抗剪强度低,容易产生变形面下滑;坚硬岩石中由于岩石的抗剪强度较大,能够经受较大的剪切力而不变形滑动。但是如果岩体中存在着滑动面,特别是在暴雨之后,由于水在滑动面上的浸泡,使其抗剪强度大幅度下降而易滑动。

  降雨对滑坡的影响很大。降雨对滑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雨水的大量下渗,导致斜坡上的土石层饱和,甚至在斜坡下部的隔水层上击水,从而增加了滑体的重量,降低土石层的抗剪强度,导致滑坡产生。不少滑坡具有“大雨大滑、小雨小滑、无雨不滑”的特点。

  地震对滑坡的影响很大。究其原因,首先是地震的强烈作用使斜坡土石的内部结构发生破坏和变化,原有的结构面张裂、松弛,加上地下水也有较大变化,特别是地下水位的突然升高或降低对斜坡稳定是很不利的。另外,一次强烈地震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许多余震,在地震力的反复振动冲击下,斜坡土石体就更容易发生变形,最后就会发展成滑坡。

  滑坡的分布与危害

  滑坡常发生在雨季或春季冰雪融化时。滑动的地方主要是山谷坡地、海洋、湖泊、水库、渠道和河流的岸坡及露天采矿场所。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滑坡的产生,其中以中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较严重。

  多数滑坡,特别是大规模的滑坡会掩埋村镇,摧毁厂矿,破坏铁路和公路交通,堵塞江河,损坏农田和森林,从而给人类生命和经济建设带来危害。

  瑞士曾有一次滑坡造成5000多人丧生。日本于1958年调查了5 584个滑坡,这些滑坡平均每年造成40 000hm2农田的破坏和78 900间房屋的倒塌。滑坡在美国每年至少造成1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并导致20?25人丧生。厄瓜多尔曾发生过一次大的滑坡,引起5000人死亡,并破坏了穿越该国的一条国际输油管道,造成1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火山灾害

  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最壮丽的自然景观,但又是人类的一大灾害。每次大规模的火山喷发,除了有人员伤亡外,都有大量的火山灰、烟尘和气体冲上高空,甚至进入大气同温层,使气候发生异常,造成一系列灾难。每次火山喷发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的只有几天、几个月,长的可延续数年、数十年、甚至数百年。

  火山种类

  火山可分为死火山、休眠火山和活火山三类。死火山是指那些保留火山形态和物质、但在人类历史时期和现今从未活动过的火山,这类火山在世界上的分布最广泛;休眠火山是指人类历史时期有过活动、但现今处于“休眠”状态的火山;活火山则是指那些现今仍在活动的火山。目前,世界上的活火山约有 500余座。

  火山分布

  世界上约有2000座死火山和500多座活火山。它们大致分布在几个主要的火山带上。

  1.环太平洋火山带。此火山带从南美西岸的安第斯山脉起,经中美、北美西部的科迪勒那山脉、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 Times New Roman >岛,再经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中国台湾、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新西兰而直到南极州。环太平洋火山带在北美大陆渐形稀疏,但从阿拉斯加半岛开始,又沿一系列弧形的岛屿向西和西南方面延伸,到菲律宾群岛转向南至东南,直至南极洲而与安第斯山南端的火山相连接,形成著名的太平洋“火环”,其中有400多座活火山。

  

  2.地中海火山带。它是一条横亘欧、亚大陆南部,大致足呈东西走向的火山带。该带西起伊比利亚半岛,经意大利、希腊、土耳其、高加索、伊朗,东至喜马拉雅山,直到孟加拉湾而与环太平洋火山带汇合。

  3.东非火山带。此带沿非洲大陆东部的大裂谷地带分布。东非大裂谷由北东而南西贯穿整个高原区,北起红海南端,南到赞比亚河口,长达2500 km。

  火山较多的国家有日本、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新西兰和美洲各国。日本全境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占1/3,印度尼西亚有4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占1/4。这两个国家都有“火山国”之称。迄今为止,世界上最猛烈的火山爆发都发生在印度尼西亚。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次是1815年坦博拉火山喷发。1815年4月5日,该火山突然爆发,周围1000 km范围内的居民都听到了火山爆发时产生的巨响,接着从火山喷出极大数量的气体和火山灰,喷发期长达3个多月,喷出的火山灰总量达6<10 13 kg。1000 km以外的地方都落满了火山灰,其堆积的厚度在火山以外20km处为90 cm250 km处为25 cm 。爆发时产生海啸,使陆地大面积沉陷,坦博拉镇沉到了深6 m的海底。此次火山爆发使近10万人丧生,财产损失无法估算。火山喷发的危害火山喷发的危害分为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爆发式的火山喷发往往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四周抛射出大量的火山物质,如灰、渣、岩块、岩浆等。它们具有炽热、高速等特点,可以摧毁和掩埋火山附近的居民点,造成人们生命财产的损失。火山喷发引起的间接危害包括地震、海啸、洪水、泥石流、山崩、雪崩、毒气及气候异变。

  泥石流

  泥石流是大量泥沙、石块和水的混合体沿沟道或坡面流动的现象。它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具有很大的破坏力。泥石流流动的全过程一般只有几个小时,短的只有几分钟。

  泥石流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一些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状况地区的自然灾害。是山区沟谷或山地坡面上,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泥石流大多伴随山区洪水而发生。它与一般洪水的区别是洪流中含有足够数量的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其体积含量最少为15_,最高可达80_左右,因此比洪水更具有破坏力。

  泥石流的主要危害是冲毁城镇、矿山、乡村,造成人畜伤亡,破坏房屋及其他工程设施,破坏农作物、林木及耕地。此外,泥石流有时也会淤塞河道,不但阻断航运,还可能引起水灾。

  影响泥石流强度的因素较多,如泥石流容量、流速、流量等,其中泥石流流量对泥石流成灾程度的影响最为主要,因此可根据一次泥石流冲出固体物质总量的多少来划分泥石流灾害等级:

  ①小型泥石流:一次泥石流的固体物质总量小于1×104立方米;

  ②中型泥石流:一次泥石流的固体物质总量为1×104-10×104立方米;

  ③大型泥石流:一次泥石流的固体物质总量为1×104-50×104立方米;

  ④特大型泥石流:一次泥石流的固体物质总量大于50×104立方米。

  构成泥石流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丰富的固体物质、足够的水源和陡峻的地形。此外,多种人为活动也在多方面加剧这上述因素的作用,促进泥石流的形成。

  泥石流的危害

  ①它危害人的生命,造成人员伤亡。

  ②泥石流毁坏房屋。

  ③泥石流危害公路、铁路和河道,中断交通。

  ④泥石流还危害农作物,淤埋农田,造成农业减产减收。